北京中麗工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二十大精神,落實上級工會部署要求。公司工會緊緊圍繞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指示要求,履行工會職能,弘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的馬恒昌小組精神,深入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以班組建設為抓手推進產業隊伍建設,把“五小”創新貫穿于班組建設、產業隊伍建設始終,推動企業群眾性創新創效,取得了成效。近年來,先后有4個班組獲得了中國紡聯“全國紡織行業創新型班組”,1人獲得了“中國紡織大工匠”,1人獲得了“通州工匠”。在兩屆高新材料勞動技能競賽中,獲得高新材料獎項15個,包攬了焊接、數控車項目的全部獎項, 2人被授予“高新材料技術能手”稱號。近2年來,申報北京中麗公司級“五小”創新成果63項,22項上報高新材料,全部獲得獎勵。
一、主動擔當作為,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
北京中麗工會通過開展勞動和勞動技能競賽、技能培訓、核心競爭力提升改革,培養發掘人才,建設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產業工人隊伍。
(一)積極開展勞動技能競賽和勞動競賽
公司工會積極開展勞動技能競賽,連續2年承辦高新材料勞動技能競賽。北京中麗作為承辦方,按照高新材料要求,積極做好組織工作。起草活動方案、競賽手冊、培訓材料等。為深化競賽效果、保證競賽取得實效,設置理論培訓、安全操作規程培訓、理論知識考核、實操考核等環節。2023年,68名參賽選手分別在電工、焊工、叉車、數控車加工4個競賽項目展開了4場競技比賽、交流學習。北京中麗在四個項目角逐中囊括了焊接、數控車2個項目的全部獎項,獲得了2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
公司工會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積極開展主題勞動競賽。2020年開展了“復工復產追進度、黨員旗幟做表率”活動,2021年,開展了“學史力行促發展 建黨百年立新功”活動。活動為保證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的完成,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取得了良好效果。2023年動員員工積極參加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改革活動,推動核心競爭力提升。
(二)積極賦能推動員工隊伍能力建設
北京中麗工會通過推動技能培訓提升員工職業素養,制定了培訓計劃,重點開展了機械加工技能培訓、質量管理培訓以及“一主四輔”能力建設,提升一線員工的操作技能、質量管理水平以及科研人員的科技開發能力。2020年、2021年舉辦了2期“機械加工技能培訓”,每期歷時4個月,40余次培訓課,300余課時,460余人次參加了培訓,大家收獲頗豐。
2021年,北京中麗啟動了全面質量管理保證體系認證工作,全員、全過程參與,在全員范圍內開展質量意識、質量知識培訓。2023年開展了科研人員“一主四輔”能力建設。
二、弘揚馬組精神,創建行業先進班組
北京中麗工會積極開展馬恒昌小組式先進班組創建工作,圍繞集團工會思想引領鑄魂、管理提升強基、素質提升賦能、創新發展攻堅、關心關愛暖心“五大”行動,著重從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和文化建設,加強班組的制度建設和能力建設,創新組織方式,借助活動開展推動班組建設,做好考核激勵,職工之家創建等方面開展班組建設。
(一)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和文化建設
思想政治引領和文化建設是班組建設解決導向問題的大事,黨建全覆蓋,黨支部建設覆蓋班組建設,黨建融入班組管理,開展黨員示范崗、責任區創建活動。同時,注重文化育人,發揮文化的感召力。對北京中麗50年的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總結,創作了《打破國外壟斷 引領行業發展》企業文化故事,入選集團企業文化故事案例,《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國產化纖裝備的先行者》入選《中國化纖簡史》。
(二)強化班組建設制度化規范化
制度建設是班組建設不斷走深走實、取得長效的基石。北京中麗按照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制定了《創建十佳班組活動考評管理辦法》,對班組建設內容提出了要求,規范細化了考核辦法,形成了班組級的安全管理制度、班前會和班會制度、質量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現場管理制度等制度。
班組建設,班組長很關鍵。班組長既是指揮官,又是戰斗員、調度員,還應該是技術能手、業務骨干,所以培養、選拔、發揮好班組長作用很重要。公司將近50個班組,都是在生產一線、科研一線成長選拔的。
(三)創新團隊組織方式
在班組建設過程中,北京中麗積極創新組織方式,圍繞公司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采用項目制團隊方式,打破部門界限,組建項目型班組(團隊),開展工作,取得了好的效果。2個團隊獲得了中國紡聯“全國紡織行業創新型班組”。
綠纖項目團隊完成了二、三期綠纖生產線建設。
醫用防護設備研制團隊實現,9天時間首臺壓條機一次性機電聯調成功, 18天時間全自動平面口罩機樣機下線,3個月內熔噴無紡布生產線量產。
(四)班組建設融入主題任務活動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班組建設要在工作、活動中鍛煉成長。2018年北京中麗啟動了“師帶徒 結對子”傳幫帶活動,活動著眼于加強生產領域關鍵技術骨干和后續技術力量的培養,營造“學技術、練本領、強素質”的良好氛圍。公司挑選了26位技術好的老師傅與年輕員工結成師徒對子,傳承技藝,傳承企業精神,極大提升了班組的戰斗力。
2021年公司啟動小型數控加工區智能化建設,打造現場6S管理示范區,樹立行業標桿。公司制定了實施方案、考核辦法,本著“黨建引領 標桿創建 目標考核 規范提升”的宗旨,班組劃分成四個賽區,在黨建、生產、設備、現場四個方面制定了考核內容和評價指標,班組內部比學趕超,使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班組面貌煥然一新。
(五)做好考核激勵引導
考核激勵是推進器,是指揮棒,通過考核評價,對在班組建設中做得好的班組進行表彰獎勵也很重要。公司堅持“十佳班組“創建評選工作,公司工會成立了專門的評審委員會,制定了評審辦法和打分細則,把十大項評審項目分解成24個小項,進行考核打分,注重日常考察和年終考核相結合,選出年度十佳班組,在公司年度工作會議上進行表彰獎勵。對于特別優秀的班組推薦到行業協會參加全國紡織行業創新班組評選,同時對獲獎的優秀班組進行宣傳報道,推廣他們的好經驗、好做法。
三、創新創效活動整體情況
北京中麗高度重視創新創效活動,圍繞技術提升、管理提升、提質增效、節能降耗、安全環保等環節,積極組織開展科技攻關、“五小”創新、QC質量小組活動等創效創效活動。堅持制度化、規范化,保證創新創效活動持續有效開展。制定了《北京中麗專項獎勵實施方案》,明確了3大攻關項目和獎勵辦法;修訂完善了《“五小”創新活動管理規定》《科技創新獎勵規定》,明確了科技創新、五小創新組織機構、成果申報與評審程序,成果總結、轉化、獎勵辦法。成立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五小”評審專家組,制定了“五小”創新評審標準。把科技立項、五小創新作為公司的重點工作來推動檢查,堅持每年對創新項目進行評審,對所有入圍的項目進行獎勵。
技術提升方面,聚焦高端化、智能化,自動落筒AGV小車、遠程運維、絲餅外觀檢測等項目陸續落地;ZL418B新型卷繞機在夾頭細化、自動生頭、護絲系統、控制系統等方面有較大技術提升,在切換成功率、振動幅值、過尾率等關鍵技術指標已經接近或達到國外先進同類裝備水平。 “五小”項目“泵座密封面的焊接加工及工裝設計” 項目優化了泵座支管組對焊接、改進了焊接坡口焊接工藝和磨加工工藝,推動了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大型組件螺紋環塞規及定位工裝的設計和應用”項目解決了大型組件螺紋加工和檢測問題。
管理提升方面,推進核心競爭力提升改革,設立了6個改革小組,通過組織變革、技術提升,增強核心競爭力;通過加強設備管理,折彎機R軸頑疾得到根除;強化現場6S管理,通過小型數控區現場管理提升,改善現場加工環境和生產效率。
提質增效方面,對慢走絲機床進行改造,提高了異形噴絲板的加工質量和效率;設計制造了內圓弧半徑測量專用量具,解決了現場組件圓弧檢測問題,保障了一線生產質量需要;對撥叉卷繞機生頭機構優化,提高了卷繞機生頭成功率。
節能降耗方面,變配電站通過功率因素調節,降低了能耗;車間照明全部更換LED燈,能耗得到降低;產品采用環吹風、圓形紡絲箱,用戶能耗得到大幅降低,環吹風較傳統側吹風節省風量70%以上。
安全環保方面,落實安全環保責任,推進本質安全水平提升。“污水處理站升級改造”項目,采用預處理+生化處理的方式,確保了污水處理達標。“電動叉車集中充電控制系統”項目,設置了集中充電區域,配備了充電設施,充電設施具備充電時間設置功能、過流和短路保護功能,提升了電動叉車充電的本質安全性,消除了充電火災隱患。
四、“五小”創新情況及主要“五小”創新成果
(一)五小創新整體情況
近年來,北京中麗“五小”創新成果逐年增加,2022年公司內部26項參與評審,2023年37項,兩年共有63項“五小”創新成果,選擇優秀項目參加高新材料五小創新評選。2022年推薦10個項目評選,其中,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4個,優秀獎3個;2023年12個項目參加評選,2個項目獲得一等獎,1個項目獲得二等獎,5個項目獲得三等獎,4個項目獲得優秀獎,取得了實實在在成效。
(二)主要五小創新成果
著重介紹獲得高新材料一等獎的4個項目,這四個項目,都是圍繞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展開的,解決了難點堵點卡脖子問題。
1.“深孔鉆鏜床優化升級改造”項目
項目對設備布局和設備進行了多項改進:調整設備布局,把分散在聯合廠房數控區調整到長軸區集中安放;機床床身校平,對導軌直線度和水平度進行維護調平;優化機床冷卻供油裝置。
項目完成后,優化了設備布置和加工流程,恢復了精度,解決了漏油問題。
2.“慢走絲機床改造”項目
項目組對慢走絲機床進行了改造,提高便利性、定位精度和本質安全。項目做了多項改進:增加顯微鏡,提高目視效果;改造加工平臺,具備手動x向、Y向移動功能;改變裝夾方式,提高模具定位精度;增加手架,降低人工勞動強度;增加操作臺與設備之間橋架,防止人為誤提線纜,防止觸電,減少安全隱患等內容。
3.“大型組件螺紋環塞規及定位工裝的設計和應用”項目
項目解決了大型組件內外螺紋檢測和加工問題。
項目依據內、外螺紋的設計尺寸和公差,結合組件高溫咬粘的間隙要求,設計并制造了螺紋檢驗用環塞規,用于百分之百檢驗螺紋的中徑;利用一套組件模具,設計并制造了接頭定位工裝和過流蓋定位工裝,加工定位銷孔,保證銷孔與螺紋相對位置關系的一致性,保證了零件的互換性,和組件密封性。
4.“小數控加工區機械手臂及供料系統改造”項目
北京中麗小型數控加工區智能化建設是北京中麗2021年啟動的智能化項目,機械手臂和供料系統是智能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對機械手臂、供料系統用托盤、機床吹氣系統進行了改造,解決了存在的問題,提高了便利性、定位精度和本質安全。
北京中麗工會在上級工會領導下,將深入開展好馬恒昌小組式先進班組建設,圍繞生產經營中心任務,組織開展好崗位建功、創新創效活動,通過“五小”創新、QC小組活動等方式,營造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